面具文化
序
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以及56个民族多元的文化生态,共同编织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五色斑斓的美丽图景。可以说,如此丰厚而浩瀚的文化资源就是我们传统文化最深层的根基,它好比是华夏子孙的DNA,亦为我中华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根与魂。
于2008年被正式列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西藏面具,种类极为繁多,其造型、色彩、工艺制作等均具有强烈、鲜明的民族风采和地域特色。自古以来,西藏面具既是该地区陈设及活动不可或缺的祭祀用品之一,并且,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民间民俗诸多文化娱乐表演活动。在世界屋脊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社会历史等综合条件下生成、演化并沿袭至今的西藏面具,近年来,它正以浓烈的精神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频频从雪域高原走向**,乃至跨出国境,走向世界。
注:本文字和图照资料均由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发展历程
西藏面具艺术的源流
藏族中的法舞、藏戏、民间歌舞和民间祭祀活动中所使用的面具,在藏语中均称之为“巴”。在西藏,不管是仪式、传统古老的藏戏,还是各种民俗节庆中的歌舞、说唱等表演活动,都缺少不了“巴”。不同的生命形态在青藏高原严峻的自然环境中,除了生存竞争的自然依存关系,还在精神层面上别有一种特殊的敬畏性情感诉求。由于西藏独特的自然环境、民俗风情及信仰,雪域高原上的先民们在信奉各种鬼怪神灵的同时往往将它们予以人格化。比如在祭祀活动中,他们对所信奉的“高级生命形态”进行膜拜和祭供,戴上各种动物面具或吟唱或起舞,与之进行互动和交流。总之,“巴”是藏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的特殊的文化产物,从它产生最初的源头起就有其鲜明的地域特色。
面具
西藏面具从形式上分为羌姆面具和悬挂面具两大类。
羌姆面具主要是指西藏各个跳神面具,一般在的重大祭祀和节庆活动中使用。由于西藏的派别较多,其跳神仪式及仪式中祭祀的神亦不尽相同,故面具也都各具特色。而在一个教派的跳神面具中,又有神、佛、鬼怪等多个不同的系列。
悬挂面具主要是悬挂在密宗神殿墙上或梁柱上的供奉面具,有各种护法神、明王、明妃、地方神及其侍从、随奴等多种类型的角色造型。
融入民间民俗中的西藏面具艺术
民间面具的种类和数量虽不及面具那么繁多,但其应用面也很广。除传统藏戏以外,在其他各种民间民俗的节庆与祭祀活动的表演中,如卓舞、牦牛舞、热巴、说唱等等,面具的应用均不可或缺。总的说,民间面具与原始祭祀文化的粘连关系甚为密切,它们均有表征净地迎神、吉祥祝福等含义。与面具相比,由于西藏民间面具长期植根于乡村田野、高原牧场那样的原生态环境之中,故往往更具草根性。具体表现在制作技艺和表现形式亦更加稚拙、粗犷,从而强烈地散发出它浓烈的西藏乡土文化气息。
藏戏中的面具
藏戏面具在民间面具中最丰富多样,也**有代表性。
自公元八世纪起,在不断吸收早期祭祀图腾面具、民俗表演活动中的民间面具以及羌姆舞、供奉悬挂面具等的基础上开始生成了早期藏戏面具。自十五至十七世纪,便逐步形成了藏戏面具既丰富多彩又较完整的分类体系。从此,藏戏自始至终以佩戴假面具贯穿表演活动整个过程的独特形式而闻名遐迩。
藏戏面具讲究娱乐性,制作随意自然。总的说,藏戏面具造型夸张、色彩绚丽、绘制精巧、装饰美观。它们以不同的造型、色彩,不同的材质、质感和肌理效果,以表现不同的角色及其性格特征。藏戏面具的色彩运用均有其鲜明的表征意义,如白色象征纯洁、善良;黄色象征先知,知识渊博;蓝色表示正义、勇敢;蓝绿色象征生命活力;红色象征权力、正义;黑色象征镇妖伏魔;半白半黑表示嘴甜心毒;土黄色象征淳朴、憨厚……等等。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